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从9个方面提出了37条措施,从设计、施工、信息技术的融合等多个方面,对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那么,什么是新型建筑工业化,它对于建筑的使用体验有什么影响?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意见在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优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推动构件和部件标准化、推广精益化施工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求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筑师负责制;
促进多专业协同,通过数字化设计手段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建筑整体性;
推进标准化设计,实施建筑平面、立面、构件和部品部件、接口标准化设计,推广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以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住宅等为重点,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
推动构件和部件标准化,完善集成化建筑部品,编制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新型建筑工业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相关技术要求以及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相关标准图集;
推进型钢和混凝土构件以及预制混凝土墙板、叠合楼板、楼梯等通用部件的工厂化生产,满足标准化设计选型要求;
发展安全健康、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新型建材,推进绿色建材认证和推广应用。
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鼓励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建设;
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完善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消能减震、预应力技术的集成应用;
推进建筑全装修,推进装配化装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项目中的应用,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推广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
要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快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传感器网络、低功耗广域网、5G、边缘计算、射频识别(RFID)及二维码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的集成应用;
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探索工程保险制度;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大钢结构住宅在围护体系、材料性能、连接工艺等方面的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培育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技能型产业工人;
开展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评价,制定评价标准,建立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新型建筑工业化专项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实施范围。
政府投资工程要带头按照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鼓励支持社会投资项目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
⬇️更多详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来源:
城市 • 置业 • 民生 • 规划
整理:西平房产网
西平房产网 www.xipingf.com
了解更多本地房产资讯:晓晓(微信:xiping039688)